吉林遼源西門子PLC模塊銷售
6我公司財務查到款后,業務員安排發貨并通知客戶跟蹤運單。
本著“以人為本、科技先導、顧客滿意、持續改進"的工作方針,致力于工業自動化控制域的產品開發、工程配套和系統集成,擁有豐富的自動化產品的應用和實踐經驗以及雄厚的技術力量,尤其以PLC復雜控制系統、傳動技術應用、伺服控制系統、數控備品備件、人機界面及網絡/軟件應用為公司的技術特長,幾年來,公司在與德國 SIEMENS公司自動化與驅動部門的*緊密合作過程中,建立了良好的相互協作關系,在可編程控制器、交直流傳動裝置方面的業務逐年成倍增長,為廣大用戶提供了SIEMENS的新技術及自動控制的解決方案。
專業銷售西門子S7-200/300/400/1200/1500PLC、(備有大量現貨 包括部分已經停產型號庫存)數控系統、變頻器、人機界面、觸摸屏、伺服、電機、西門子電線電纜、西門子軟件等,并提供供西門子plc模塊維修服務.
任何數字服務都必須倚賴一個強大的技術平臺。平臺的搭建是企業走向“工業4.0"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也是中國企業尋求突破的當務之急。
三年前,德國政府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工業4.0"戰略,不僅迅速成為該國的一張新標簽,而且在世界各地激發了廣泛的探討和實踐熱情。美國不甘人后,以通用電氣(GE)為代表的企業開始在推廣“工業互聯網"。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國,亦從頂層設計層面推出“中國制造2025"。一場針對工業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戰爭"開始打響。
“工業4.0"被解讀為繼蒸汽技術、電力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描繪的是這樣一幅“藍圖":在未來工廠中,人類、工件和生產設備將彼此通信,生產線將實現全面網絡化并自主控制生產過程,不僅顯著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減少資源使用,使經濟效益大化,更核心的是從大規模批量生產,轉向對個性化需求的滿足。
比照上述標準,*賽迪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認為,在“工業4.0"領域具代表性的企業是西門子(SIEMENS)和GE。左世全是*“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參與者之一,而該項目正是《中國制造2025》的前身。
不過,“盡管GE從物聯網角度切入,主攻智能服務,符合廣義的‘智能制造’概念,但西門子更偏重工廠生產方式的變革,抓住了‘工業4.0’的核心。"5月3日,左世全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在控制系統和工廠生產解決方案上更占優勢的西門子,更接近“工業4.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