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CPU模塊6ES7313-6BG04-0AB0原裝現貨
半自動、全自動工藝的執行首先在人機對話操作界面上如上圖 3上選擇相應的模式按鈕功能組件,之后切換到運行畫面如下圖4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或者按下設備機身的外部啟動按鈕。
四、PLC程序編制及人機巨集指令應用
在程序編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半自動、全自動工藝執行的過程中,如果設備發生故障需要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在按下急停按鈕后,卸料機構不動其他機構全部恢復原始零位,但需要注意在退回過程中刀先退回,行程、頂針再退回,否則會出現動作干涉損壞切削刀具。
無論以上任何一種工藝,當工藝之間進行模式轉換時,刀、行程、頂針、卸料全部要自動退回原始退狀態。
在模式轉換過程中,由于是采用人機界面來編制的轉換開關組件,利用按鈕on巨集指令來完成各個轉換開關組件之間的互鎖。如下圖5~7:
圖5 當中的巨集指令是選擇了手動控制模式,將自動、半自動模式選擇按鈕復位;
圖6 當中的巨集指令是選擇了自動運行模式,將手動、半自動模式選擇按鈕復位;
圖7 畫面七當中的巨集指令是選擇了半自動運行模式,將手動、自動模式選擇按鈕復位;
可編程控制器半自動、全自動的程序利用步進梯形圖指令來完成,這樣減少了順序梯形圖的互鎖,實現和調試起來比較容易。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當傳感器異常、電機過流岀現工位不到位或原點復歸不到位的情況,會自動在人機操作界面上提示報警并停機,操作機修工按照相應提示到工位做故障檢查,排除故障,恢復設備正常運行。
五、安裝調試
轉子外圓自動粗車機在系統設計過程中已充分考慮到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車削外圓之跳動面及錐度能保持在0.05mm以內,單次進刀量最大可以達到0.8mm,達到工藝的要求。
六、結束語
轉子外圓自動精車機調試完成后已經正式移交客戶使用,客戶反映效果良好,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利用臺達機電產品配套開發轉子外圓自動精車機系統,臺達DOPA系列人機界面和ES系列PLC在轉子外圓
圖2:傳統的現場級與車間級自動化監控及信息集成系統
4. 系統主要缺點
(1)信息集成能力不強: 控制器與現場設備之間靠i/o連線連接,傳送4-20ma模擬量信號或24vdc等開關量信號,并以此監控現場設備。這樣,控制器獲取信息量有限,大量的數據如設備參數、故障及故障紀錄等數據很難得到。底層數據不全、信息集成能力不強,不能cims系統對底層數據的要求。
(2)系統不開放、可集成性差、專業性不強:除現場設備均靠標準4-20ma/24vdc連接,系統其它軟、硬件通常只能使用一家產品。不同廠家產品之間缺乏互操作性、互換性,因此可集成性差。這種系統很少留出接口,允許其它廠商將自己專長的控制技術,如控制算法、工藝流程、配方等集成到通用系統中去,因此,面向行業的監控系統很少。
(3)可靠性不易保證:對于大范圍的分布式系統,大量的i/o電纜及敷設施工,不僅增加成本,也增加了系統的不可靠性。
(4)可維護性不高:由于現場級設備信息不全,現場級設備的在線故障診斷、報警、記錄功能不強。另一方面也很難完成現場設備的遠程參數設定、修改等參數化功能,影響了系統的可維護性。
5. 現場設備的串行通信接口是技術的原形
由于大規模的發展,許多、執行機構、驅動裝置等現場設備智能化,即內置cpu控制器,完成諸如線性化、量程轉換、數字濾波甚至回路調節等功能。因此,對于這些智能現場設備增加一個串行數據接口(如rs-232/485)是非常方便的。有了這樣的接口,控制器就可以按其規定協議,通過串行通信方式(而不是i/o方式)完成對現場設備的監控。如果設想全部或大部分現場設備都具有串行通信接口并具有統一的通信協議,控制器只需一根通信電纜就可將分散的現場設備連接,完成對所有現場設備的監控,這就是現場總線技術的初始想法。
6.現場總線技術的產生
基于以上初始想法,使用一根通信電纜,將所有具有統一的通信協議通信接口的現場設備連接,這樣,在設備層傳遞的不再是i/o(4-20ma/24vdc)信號,而是基于現場總線的數字化通信,由數字化通信網絡構成現場級與車間級自動化監控及信息集成系統